【會員評論】持續直球對決的文化行動《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台南版)

《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台南版),於5/19晚上,5/20下午在成大的「台文講壇」演出。這是繼此戲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首演後的第二次演出,由段惠民導演,領著一群新的年輕大學生,抽空排演,搭配差事劇團團長李哲宇帶領的團隊,來到成大與當代的大學生「直球對決」,挖掘一段逐漸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Read more

【會員評論】鍾秀梅觀點:歷史記憶的鬥爭─台北之春

臺灣左翼運動的性質分析與繼承始終是個難題;來自歷史性的、政治的、社會性質的、宗派的與路線等等的歧異,在這樣淺層的左翼土壤裡,阿肥老師的「布朗運動」理論似乎成功地曾經在樂生運動中實踐出來,「樂生運動青年」成為了時代標記。但是問題來了,左翼運動如何「解釋世界、改變世界」的古老課題又出現了。是否需要組織化?如何分析社會?左翼的世界觀為何?如何面對「社會事實」(social reality)?也許這不是阿肥老師要回答的問題,答案也許隨風飄逝,也許也正在「布朗」運動。

(作者為成大教授,本文為中研院退休研究人員丘延祝K即將出版的新著《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唐山出版)推薦文。本文轉載自風傳媒。)

Read more

【會員評論】鍾秀梅│誰殺了笛卡兒?─關於「2023反戰連署事件簿」

在學校教書、指導論文,我們常要提醒學生的是:問題意識(problematic)何在?我們都很清楚,這種無時無刻的「提問」,正是知識探索的起點。做為當代知識人,不僅要隨時把「問題意識」放在心上,還要「意識問題」。「意識問題」有兩層含意,其一是意識到「問題」之存在,要「起疑」,還要能「釋疑」。其二是對於各種「意識」(ism)形態的洞見與追索。

台社學會組建的「2023反戰連署事件簿」,期待能夠有助於啟動「事件」的問題意識,為後續的「起疑」、「釋疑」提供材料,同時也能夠洞察「意識形態」做為信念或迷思所引發的烽火。

(轉載自風傳媒,圖片來源:2023反戰聲明工作小組)

Read more

【台社年會】報名-2021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年會介紹:

2020 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全球危機,隨著疫苗的上市與逐步開打,似乎已經露出解除的曙光。病毒傳散固然會有平息的一天,但疫情勾連出來的既有的、新興的、惡化的社會問題,卻仍在我們身邊。

而就像疫苗雖然可以阻絕特定病毒,卻無法盡滅未知的威脅一樣;面對社會問題,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一時的解方,而是永不止息的批判意識與行動,遍地植苗,綿延生發。

新冠肺炎肆虐下的台灣,疫情控制相對穩定,各種社會活動如常程度極高。但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社會問題便容易被輕忽或擱置,甚至在全民防疫、共體時艱的主流氛圍下,被粉飾或放縱。

從最直接相關的公衛體系與醫療資源配置的結構問題,國家機器力量的無節制擴張,對於染疫者或外來他者的社會歧視,以及因旅遊消費能量大幅轉入島內,導致偏鄉與自然資源的另類浩劫;乃至於在疫情災難的啟發下,理應適時展開的產業、經濟與環保政策反思和轉型規劃,卻付諸闕如……等等,許許多多對台灣的當前與未來均非常重要的課題,都亟需被揭露、探討和批判。

如果台灣社會和政府就在「優異」防疫表現的自滿中,貌似輕盈地走出這次的疫情風暴,那麼下一次的危機來臨之際,我們就愈可能無法順利度過。正當掌權者儼然已經忘記了去年他們還口口聲聲說的「超前佈署」,人民必須立刻動手自己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