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台社學會「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徵選

    申請期間:即日起至7月1日(一)
    審理期間:2024年8-9月
    公佈日期:2024年9月中
    頒獎日期&地點:台社年會會場
    工作坊日期:將協調獲獎者規劃合適時間辦理工作坊
    申請方式:申請全面電子化,請申請者於表單填寫:https://forms.gle/tbUqokZn9g2xydr9A

  • 捐款方式

    學會搭建致力於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朋友們交流與激盪的平台。希冀召喚社會研究的學術隊伍,正視社會研究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必要性、擴大研究的場域、澄清分析的視野、創造批判知識份子再生產的機制。

    為尋求更為自主的財務來源,以支持學會持續穩定運作,希望邀請大家能捐款支持學會的工作,支持批判與實踐的知識運動!

  • 【台社論壇】同志國族主義在台灣

    時間:2024年3月2日(六)下午2:30-4:30
    地點:工作樂沙龍(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64巷10-2號2樓,近捷運松江南京站2號出口)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苦勞網》

    進步自由主義如何與帝國殖民主義共謀?
    酷兒理論家為何成為反共愛國鬥士?
    從同志社群內部找敵人的「藍甲/藍白甲」話語是怎麼養成的?

【台社年會】報名-202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主題:再見「帝國」與「諸眾」:歷史與社會的批判性重訪年會報名
時間:2022年11月12日(六)~13日(日)
會議室:Microsoft Teams線上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FvbJxxruRaUMuhp8
年會會議手冊(含線上會議室連結資訊):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4bExCbnOgjs7w8pvHR5odqEQPANN9oPG/view?usp=share_link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協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釣魚台教育協會、新國際、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 (本次活動同時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全國性學術團體辦理學術推廣業務計畫」補助)

Read more

【台社論壇】激進1949:郵電案中的工人運動組織及社會主義理想

近期出版的《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則從「郵電案」的勞資爭議和抗爭事件出發,以第一手史料及受難者的訪談,重建了二二八事件後台灣郵電工人為何仍不畏威權走上街頭抗爭,以及他們和中共地下黨的組織關係。這本書不僅重建了1945年至1950年這段關鍵的歷史轉軌期的社會狀況,也打破了過去研究認為戰後至戒嚴前缺乏勞工運動的迷思。

Read more

【台社論壇】開放福島食品,是福還是輻?──我們如何理解核災、食品安全,以及自由貿易

本場論壇嘗試從這些角度切入,探討所謂專家的科學根據、人民對於安全(核災與核食問題)的需求、公投民意下代表的民主共識,以及將食品進口問題變項為台灣能否加入自由貿易組織與其所代表的經濟發展想像,如何共構了我們對於福島食品(或核食)開放進口議題的認識。一場論壇雖難以仔細涵蓋所有面向,但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效果,展開深入這些問題的可能。

Read more

【台社年會】2021 批判與實踐博碩士論文得獎名單

為促進批判性思考(尤其是具有歷史與反身性視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研究取徑,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特設置「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今年論文獎相當競爭,學會邀請學會5位理監事成員組成論文審查小組,並邀請共48位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協助初審。審查小組依據初審意見,從「批判性分析」、「理論與實踐結合」、「研究方法與論述」、「整體意見」等四個面向進行決選討論,甄選出優選碩士論文3名、佳作碩士論文7名,以及優選博士論文1名、佳作博士論文3名。學會除頒發得獎者獎狀一張外,將提供優選碩士論文獎金一萬元、優選博士論文獎金兩萬元,佳作論文獎金五千元。得獎者將安排於今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分享論文並進行相關主題之討論,以搭建年輕批判知識份子相互激盪的平台,同時將於論文獎頒獎典禮領獎時致詞,以資獎勵。 

「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分享」時間:2021年10月30日(六)上午10:00-12:00
「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頒獎&得獎者致詞」時間:2022年11月13日(日)下午15:50-16:30

Read more

【台社線上論壇】到底要拿巨型數位平台怎麼辦?──經濟、文化與治理難題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與「對待」這些巨型數位平台?數位平台與社群媒體當初所許諾的正面社會功能,例如創造多元資訊、提高使用者主動性,乃至於促進社交或結社,究竟還剩餘多少信用額度?或者我們可以有什麼新的轉換或挪用的可能性?聚焦台灣,我們面對的相關問題是否有任何特殊性?有什麼樣的困境或機會?我們或許沒有立即完整的解方,但可以從釐清問題和拋出觀點開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