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社論壇】為終章寫序:當代『白色恐怖』的歷史記述、詮釋與失語

近年「白色恐怖書寫」方興未艾,闖入歷史的人不絕於縷,但在敲敲打打真真假假的檔案材料中,與當事人的回憶記述間,究竟呈現了什麼?歷史的書寫與遺忘是一體兩面,我們的視域難道沒有暗角?本論壇嘗試展開歷史皺摺,思索「白色恐怖」能予當今與未來何種歷史與前途的反省。

Read more

【台社論壇】理解照顧的文化多樣性-原住民長期照顧服務實踐論壇

邀請這些長期在地工作的照顧者來分享他們的經驗,並產生更強大的論壇對於原住民所需要的“文化照顧”的論壇內容,到底原住民照顧的文化特殊性是什麼,在實踐上又是如何在地落實,除了給主流社會刺激,也是為長期照顧政策提出原住民族實際需求的建言。也累積更多的經驗知識才能生產知識與主流長期照顧的想像抗衡。

Read more

《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新書系列論壇

《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此書為城鄉所五位創所資深退休老師的學思歷程、在城鄉所時期所參與的教學研究、專業實務與社會實踐的紀錄與反思,最後並提出對於目前城鄉所的發展定位與當下台灣專業界與社會發展困境的各種質問與反省:包括王鴻楷老師、夏鑄九老師、華昌宜老師、陳亮全老師及劉可強老師等五位;以及由編訪團隊和主編所分別撰寫的編者序及編者導言,針對本書的出版動力、過程與定位做出說明;此外並邀請了從都計室時期到城鄉所階段,屬於不同世代、目前在不同研究領域與社會位置的七位畢業校友和研究助理(都計室時期),對於本書與城鄉所的歷史發展和定位進行回顧與反思,而此系列論壇針對本書,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與實踐者,進行深入探討。

Read more

【台社論壇】抗天災‧禦人禍–從與發展主義切割的人民自救道路出發

台灣社會即便開始談論「風險社會」或「災害社會學」,卻很少正視所謂「天災」常是「人禍」的演替,而未反省整個台灣社會主制意識形態,多半仍墮入資本主義社會衍生的「發展主義」的迷思中,也未看見台灣多樣生態和多元文化社會,一而再、再而三藉著地進行著「大自然的反撲」和「社會性的自我防護」運動,藉著「創造性的適應」機制,而維繫了家園生計和生態文化共存的生活。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台灣。面對「我們的社會要走到哪裡去?」課題,各種社會審計、社會立法、社會監督、社會訴訟與社會抗爭,都是實質民主和社會防護的形態。尤其,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和生活智慧,常如黑暗社會中的微光燈火一般,即便火炬微弱渺小,卻足以照亮前路。今年是九二一震災後的15週年,也是八八風災後的5週年;在此時間點,有必要藉著論壇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共同反思發展主義的迷思,藉著「抗天災‧禦人禍」的圓桌論壇,來探討從發展主義切割的人民自救道路。

Read more

【台社論壇】2014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年度講座—Ashis NANDY

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1937年生,印度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後殖民理論大家,現任職於德里的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CSDS)。南地教授曾接受嚴格的本土心理分析訓練,早年以社會學家與臨床心理學家為職,之後投身於不被社會科學與學術研究所正式關注的領域。他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暴力的政治心理學研究、知識、烏托邦、想像的文化、人類的潛力以及未來學。他的作品試圖為南亞文化經驗及普通人民日常生活準則中的概念與範疇開創更大的對話空間。超過半世紀以來,他以著述、演講及實際行動介入公共事務,為人類尋求另一出路而戮力不斷。南地教授為印度獨立後第一代重要公共知識分子與民間就公共事務發言的指標性人物,他的在地性也是被印度廣大的知識界認定為當代最受尊敬的學者/知識份子,因他有相當多的作品是介入在地社會的公共議題的討論或是知識圈的辯論。多年來,他積極介入包括新德里的文化空間、人民日常生活的形態、食品安全中心、公民自由人民聯盟、德里文化選擇與全球未來委員會、大英國協人權組織、和平與未來跨國基金會、盧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等各種組織,此次很榮幸能邀請他來台進行三場講座活動

Read more

【台社論壇】工運組織者失語年代的告白

吳永毅的《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一書所指涉的是,個人史與公共史交叉辯證的多重引子:引出知識份子與工人運動的張力、引出運動結盟與路線分歧的軌跡、引出知識理論與實踐過程的衝突、引出自我改造與集體關係的愛恨情仇;引出一位自認是二流角色的左翼工運份子,如何在追求一流革命的組織中成長、挫折和蛻變。

Read more

【台社論壇】文革學:從西方到中國

韓少功不僅被公認是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思想界的代表性人物。當文革日漸被學術思想界視為理解當代中國政治史與精神史無法跨越的地層時,曾經走過那個時代的韓少功,將在本次演講中透過與既有的文革研究對話,提出他獨特的看法,與我們共同討論他的文革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