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得獎公告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設置「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主旨為促進年輕的碩博士學者分享其研究,鼓勵具有歷史與反身性視野的批判性思考,以及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研究取徑。

今年共有23本碩士論文、8本博士論文申請徵選,學會邀請學會5位理監事成員組成論文審查小組,並邀請共56位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協助初審。審查小組依據初審意見,從「批判性分析」、「理論與實踐結合」、「研究方法與論述」、「整體意見」等四個面向進行決選討論,今年度論文獎相當競爭,最後審查小組甄選出博士論文優選1名、博士論文佳作1名,碩士論文優選1名、碩士論文佳作2名。

學會除頒發得獎者獎狀一張外,將提供優選博士論文獎金兩萬元、優選碩士論文獎金一萬元、佳作論文獎金五千元。得獎者將安排於今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上分享論文並進行討論,以搭建批判知識份子相互激盪的平台,同時將於論文獎頒獎典禮領獎時致詞,以資獎勵。

「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分享」時間:

2023年10月28日(六)14:00開始
ZOOM線上會議室:https://us02web.zoom.us/j/84015087714?pwd=MlpoN3dQaEh2N295Y2FHc2s1VGdqQT09
會議ID: 840 1508 7714(報名後統一提供會議室密碼)

「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頒獎&得獎者致詞」時間:

2023年11月5日(日)15:10-15:40
場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會議室D
(台社年會於11/4-5,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視聽館舉行)

台社年會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Y8Ek57sJC8SSVku97


博士論文優選

原住民族土地與制度的(解)殖民精神分析-太魯閣族玻士岸部落pspuun lnglungan轉型正義任務為例

邱寶琳(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

指導教授: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論文摘要:

本論文是太魯閣族玻士岸部落為過往土地歷史不正義事件,參與總統府原轉會轉型正義任務,與各方協作真相和解機制的實踐研究。部落卻發生自我欲求壓迫的矛盾狀態而參考精神分裂分析。政府以制度欠缺而依法行政地以保留地制度落實原基法推動轉型正義,後期解讀土地歷史事件為既無受害者也無加害者的行政瑕疵,或程序合法而無不當。因部落會議後期組織權力中心化,配合政府企業主張保留地制度的合法性,而糾結地自我壓抑爭取原基法權利的行動,呈現部落內部衝突。至此,轉型正義任務在殖民脈絡的保留地制度原地打轉,且各方在原基法下再現新形式宰制關係的內部殖民,升級解殖民的難度。

原初,玻士岸部落能夠依據原基法進行異質性裝配,創造既傳統且現代的組織制度且自主運作。部落在族群傳統規範及國家現代治理的兩套差異土地概念管理體制之間轉譯,內在發想新體制的制度改革設計。發想的脈絡可參考西方異質性裝配的內容、表達及界域化三個分析面向的安排與交互作用,進而設計部落會議組織章程的制度、組織、執行,建立民族性主體的組織及革命性的制度。最後,玻士岸部落建立非中心化結構網絡組織,勇於邀請諮商專家參與且落實充分事先自由知情,讓差異概念的各方在例外狀態下,實踐真相和解balay&psbalay機制,領袖宣導原基法理念,共同偶發性協作大小剛剛好的轉型正義任務。案例中,部落會議得以在制度欠缺及不對等權力關係的轉型正義任務下,拒絕複製過往宰制關係,轉譯資本與權力成為集體性資源管理與永續發展的民族性思維與訴求。然而,Deleuze & Guattari以精神分裂分析警告其中的風險: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資本與權力會散發誘惑,如黑洞,被吸引者不易逃脫,且誘發弱勢族群的腦袋中自我欲求壓迫的微觀法西斯,順服宰制,為其服務。

總之,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不是對殖民遭遇及現代治理的結構性不正義進行政治正確的獵巫,而是各方協作真相和解機制且落實解殖民的革命性制度設計。然而,唯有政府與部落先刮除腦袋中微觀法西斯,廢除保留地制度;再者,轉譯資本發展與宰制權力成為原基法的公共資源與共同管理,並且依據原基法完成多元產權結構的土海法及獨立調查職權的土調會制度改革;最後,藉由實際轉型正義案例進入部落社會宣導討論,以銜接原基法的新土地概念,才落實轉型正義的制度變遷,真正達成落實原基法、推動轉型正義並建立民族自治基石的目標。

關鍵詞:原住民族土地歷史與轉型正義、太魯閣族玻士岸部落、精神分裂分析、真相和解機制、裝配、協作、新制度經濟學

得獎說明:

本論文的研究者即行動者,論文緊扣著與土地相關的的真相與和解之極為複雜的問題,亦身負轉型正義與原住民族解殖的任務,既批判現代性國家法治(「依法行政」與「保留地」之現代視框的問題),更著重文化與精神的(解)殖民問題。其批判立場是對「差異」的認可,並進行更深入地時間(歷史)維度與空間(文化)維度的探尋,不落入「敵我」的二元邏輯。研究者堅守土地、身體與人緊密相連、相互承擔/誠實的精神,同時直面差異與緊貼真實,對現代性與資本主義持有批判的立場,並思索行動的出路,論文無一處使讀者認為研究者毫無自覺地落入空談解殖實則自我殖民的矛盾,亦無一處將原住民族客體化、物化、數據化、本質化與抽象/空化,並所言皆有所本,理論與實踐相互激盪結合,是現代性知識解殖的一大突破。


博士論文佳作

「永續」?「發展」?農法變革中的論述與實作:以玉里稻作為主的分析

王乃雯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

指導教授:

林開世(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暨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黃應貴(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

論文摘要:

當前,「永續發展」幾乎已成全球氣候及生態危機下之顯學,而在農業領域中,「有機」農法幾乎獨佔對「永續」的詮釋。在稻米作為台灣常民主食且仍是全台農地主要農作之下,其農法轉型便更具指標意義。歷史上,台灣稻米的生產流通長期受國家製肘,而近半世紀以來,稻作農村從早期國家提取原始積累來源的對象,到公糧制度確立後,轉換以「補助/貼」為主的路徑。在國際政經壓力下,公糧制度面對挑戰,政策上轉以「精緻化」與「規模化」並行因應。而稻作農村的際遇,也因東西部歷史條件相異,而有不同發展路徑。

本文以全台單一鄉鎮稻作面積最大的玉里為對象,以「場域」概念及「多點民族誌」作為方法,來理解「永續」「發展」如何在不同時期國家的權力部署中,形構了地方社會權力關係的交錯與挪移。而稻米生產的高度機械化、需加工、耐儲存、為主糧的物性(materiality),亦是新權力關係發展時的重要節點。

在「精緻化」路線中,官民兩端以論述「新價值」內涵作為溢價(premium)的正當性來源,而「新價值」也延展出產銷關係的新形式;而以債務為基礎的「規模化」機械經營路線,形塑由地佃關係衍生的交纏權力網路,致使其粗放化經營最終與精緻化路線產生扞格。然而,兩種相異的政策路線,卻不約而同將補助對象轉向以個別農民為重,強調主體理性的經濟運作。在高度以消費市場(對比於公糧的不完全市場)為依歸下,稻農們嘗試在政策的縫隙間,依循自身資本條件組裝各式農法配置,以突破既有權力部署。

在「有機」立法後的嚴苛條件與驗證下的投機空間,促使有機田間實作在各種風險下,30多年來仍未超過全台稻作面積3%,形成有機論述高漲而生產實作稀缺的困境。此一斷裂一方面來自生產流通缺乏整合,造成多數有機農民難以專業化維生;另一方面有機實作的生產成本依社會平均勞動時間訂價,當國家未整合其生產條件或消費渠道,溢價化的消費市場自然趨向小眾。因此,在「永續發展」的前提與稻米作為國民主食的道德基礎上,溢價化攸關的並非僅是個人消費選擇而是集體政治議題。

此外,「精緻化」及「規模化」路線在競爭下所涉及資本密集化的過程,形成稻作農村從異質化到分化的基礎,原存於糧商與農民之間的對抗關係,在農民成為小商品生產者後,卻可能只是強化資本主義的主導邏輯,形成Bourdieu(1996)所言「順從的反抗」。在農村原有社會關係裂解中,如何以「共善/共好」為名的社會資本謀求另類發展,也將成為未來農村社會關係再脈絡化的觀察重點。

關鍵詞:稻米、物性、「永續」、「發展」、農法變革、國家

得獎說明:

本論文透過長期而紮實人類學田野,對於台灣米業二十年來的有機轉向、青農轉向、補貼轉向等趨勢做了十分詳實的分析。乃雯將這些「轉向」置放於台灣米業更為長遠的歷史脈絡與政治經濟結構中,呈現出一幅不同稻農在由國家主導的市場新自由主義化過程中策略性地求生的差異化圖像,以及這些稻農同時為結構所限但亦在結構中自我形塑的主體化過程。對於台灣農業政策長期以來無法扭轉農業部門的發展頹勢,並透過補貼政策將農民轉變為「負債之人」的分析,深具原創性與批判意義。這是一本展現社會關懷,高度貼近台灣社會脈動的優秀論文,非常值得推薦。


碩士論文優選

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從事太魯閣族社會工作的知識取徑

吳雅雯 Yabung·Haning(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

指導教授:王增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論文摘要:

本論文之研究主題為從事太魯閣族社會工作的知識取徑,從自身家的場域做梳釐,釐清在家裡面所經驗到的情緒與標籤,試圖整理帶有這樣情緒與標籤的太魯閣族社工如何回應社會工作教育訓練,並期望透過自我敘事以及集體敘說的示範,找出一條太魯閣族社會工作的知識取徑。

透過自我敘事,重新理解阻礙在我跟我爸媽之間的對話是甚麼原因?重新理解我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我?並嘗試用另外一個視角來看懂家裡面所發生的情緒,更重新詮釋了一直以來貼在我身上的標籤。我透過家族的敘說為基礎,與台灣社會的歷史做比對,還原自身太魯閣族家庭的歷史脈絡,並與自身太魯閣族青年夥伴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加灣部落青年團隊的對話,交織出我的詮釋方向。

原來,作為一個原住民族/太魯閣族社工,是不能跳過自身的家庭來看社會工作方法,每一個人的家或許帶有不同的情緒,每一個人都可能帶有案主經驗,而太魯閣族面對社會標籤的衝突更明顯,社會工作教育必須要幫助原住民族/太魯閣族社工面對,並給予支持的空間,對話交織,然後長出自己的聲音重新詮釋。原來這就是聲音的抵抗。

關鍵詞: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太魯閣族、自我敘說、交織、抵抗

得獎說明:

本論文研究者為八零後出生的太魯閣族青年,論文細緻勾勒國家打造的現代性視角下,被問題化的部落社會生活處境、族群的集體污名與內化於個體的羞辱感、世代之間的文化斷裂、即便是正名運動也無法回答作者心中對家內衝突的不解與困惑。研究者拒絕藉由移用西方理論的視框中建構理解的路徑,而是以貼近太魯閣族三代人的家庭與部落生活的言說實踐,勾勒太魯閣族的青年與長輩們如何在部落家園的日常生活文化中,跨越世代經驗差異、編織親近的家族與社群照顧關係。在作者提出以「說故事」作為庶民知識與政治的方法論與文本實踐中,庶民視角的反抗敘事與解殖力道也躍然而出。

本研究提出自內解殖的知識論與方法論,是當代社會意識覺醒與抵抗文本的上乘之作。其論點不只是國家體制內外對話學習的重要資源,更重要的啟發是,人民自內解殖對話、社會解放的認識實踐,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而是有著在我們生活的互動之中、有著觸手可及的親近性與可行性。


碩士論文佳作

(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報告影像」的紀錄、傳播與戰鬥

童詠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碩士)

指導教授: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論文摘要:

綠色小組成立於1986年底,為了對抗三家國營電視台的偏頗報導,而持攝影機、投身各式反對/改革運動現場,並於1990年宣告解散。隨著團體成立30週年,綠色小組自2016年起陸續透過各種媒介,再次進入觀眾的視閾,卻也不免遭逢檔案化與正典化等挑戰。本研究即從此一時點回望,旨在拆解其中愈發穩定的話語秩序,對其論述形構及典範生成再提問。

作為「運動性的錄影團體」,綠色小組自許肩負「紀錄、傳播、戰鬥」三項使命。我首先爬梳其與「紀錄片」、「另類媒體」等指稱及定義之間的扞格,並從事後命名解析本地「紀錄片研究」與「傳播學研究」間的概念置換、方法轉向與學科建制等過程。本論文指出:本地自千禧年後以「紀錄片」這個遲滯引進的西方影像類型對綠色小組的事後納編,實際上與本地實踐經驗及發展脈絡有所斷裂。因此,我主張應從辯證性與關係性的角度,重新檢視綠色小組三個使命在不同生產條件下交織交纏又矛盾取捨的動態關係,回應既有學科領域劃分下單面向閱讀的認識偏誤與系譜錯置。

「紀錄」出發,綠色小組普遍被視作「台灣新紀錄片」的始祖,從中發展出「現實主義影像」與「為弱勢發聲」兩大美學與倫理命題。本論文跳脫以「解嚴」作為分期的斷裂史觀,提問紀錄片研究所忽視的生產條件、運動脈絡與左翼思想及實踐,並參照同期文化地景、左翼政治網絡與左翼文化戰線中存而為論的歷史關聯,理解綠色小組如何開展出自身的實踐方法。

就「傳播」而言,本論文重新考察綠色小組電子攝影機(ENG)轉向歷程,以此提問傳播學研究所忽視的媒介條件與媒體環境。我分析1984年「煤山煤礦礦災」從「攝影」至「錄影」的轉折點,作為後來綠色小組實踐的濫觴,如何確立從「傳播」分裂出來的「戰鬥」使命,以及「紀錄」的「觀察」與「戰鬥」的「介入」併行的動態影像方法。

最後,本論文追索綠色小組從環保運動至工人運動中組逐漸向內「凝聚」的「傳播」使命,並以1988年「新光紡織關廠工人抗爭事件」的開創性為例,分析影像紀錄如何為運動策略、組織方法與抗爭文化所形塑,以此提問社會運動研究、歷史研究或廣義的左翼政治研究所忽視的美學形式分析,且再指認綠色小組為何難以突破「自我」與「行動」間的困局,導致「戰鬥」的火花稍縱即逝。

本論文強調綠色小組「持且不持」影像生產工具,其媒體與影像實踐也不只是「紀錄片」或「另類媒體」。我試圖從三個使命所構成的實在架構看見綠色小組生命的完整性與不連貫性之外,亦將內部的複雜交疊關係往外擴展,從「實踐、媒介、美學」的分析架構指認「報告影像」的整體圖像:本研究首先借用陳映真對「documentary」的翻譯──「報告」,將綠色小組從外來論述斷裂的認識論,重新接軌回本地實踐系譜中;接著發展「報告影像」的概念,並從「紀錄」的「觀察」、「傳播」的「凝聚」與「戰鬥」的「介入」三個層面補充與回應此一左翼文藝方法論的媒介條件與美學形式,從中測量綠色小組與左翼文化戰線之間的間距,以及勾勒本地左翼文化運動如何自政治思想開枝散葉。

關鍵詞:綠色小組、報告影像、台灣紀錄片、社會運動影像、左翼文藝、媒體行動主義

得獎說明:

整體而言,本論文採用了批判的思維,應用了批判的理論工具和方法,對批判性的議題進行了批判性的探討,完全彰顯了批判的精神。「綠色小組」實踐與文本的意義,無疑是台灣影像實踐歷史上的關鍵懸案,作者不但能夠清楚掌握問題,而且很有信心也很有技巧地通過他所建立起來的研究架構,對問題進行層次分明且論說有力的分析,並產生出對於紀錄片、傳播學、社會運動,都具有反思性的討論,甚至對於台灣左翼/進步力量的變遷樣貌也有釐清之助益。以碩士論文而言,成就驚人,實屬不易,值得肯定與鼓勵。


陰性抵抗:南鐵抗爭中的性別、身體與情感

曹亦佳(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指導教授:陳美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論文摘要:

傳統社會運動研究重視較為宏觀的政治機會結構或資源動員理論,但這些主流的研究視角缺乏了對於抗爭者的微觀分析。對於抗爭者而言,漫長的運動改變了生活型態,也是生命中的重要經驗。本研究希望能夠開啟在社會運動當中較少見的研究視角,將社會運動的核心放回行動者,透過對抗爭者深具意義的身體、情感的生產與意義賦予的過程來理解社會運動對於抗爭者生命造成的轉變。

本研究以反南鐵東移運動最後的抗爭戶黃春香為個案分析,透過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與文本分析為方法,深入了解迫遷戶在政府掠奪體制下的處境,迫遷戶與聲援者們如何經驗、理解自身的抵抗實踐。本研究與過往反迫遷研究的差異在於,區辨了不同位置的行動者(迫遷戶、組織者與參與者),而異質的行動者擁有不同的情感與身體脈絡,而非全然一同的集體抗爭者形象。首先,本研究發現南鐵黃家的抗爭具有特殊的陰性抵抗特質,其體現在黃春香獨特的性別─階級的生活抵抗以及關注組的組織結構。其次,本文也指出抗爭者必須透過在現場反覆操演身體抗爭技術才能夠打造出抗爭當下所需的身體與情感。抵抗過程中所生產的抗爭情感因行動者的身體化經驗而有所差異,而抗爭情感創造了(不)行動的效果。最後,本研究發現,抗爭期間所(再)生產的情感與身體化經驗即便無法對運動產生立即的成果,但抗爭者對抵抗意義的自我詮釋以及(再)生產的抗爭情感,已經生成了具有共同身體經驗的情感社群。

關鍵詞:反迫遷運動、抵抗、性別、道德情感、身體

得獎說明:

本論文很明顯是一篇十分出色的社會運動民族誌,理論及經驗研究俱佳,彼此之間的對話也很具批判性。論文所書寫的「陰性抗爭」,不只是核心人物的行動特質與關懷,更扣回到在抗爭中眾多的參與者,聲援黃春香的抗爭行動中所感受到的主觀學習,以及行動所引發的客觀效應,從個人特質到集體行動,再從集體組織又回到個人感受,充分體現陰性抗爭的平等協商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