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評論】李鎮邦觀點:屏東有沒有燈?也談張鐵志與李明璁

台灣Metoo運動把許多文化名人牽扯進來,其中有不少認識的人,比如李明璁和張鐵志,一位是社會系的同行,一位是大學的學長,兩位因為Metoo的關係遭到了輿論的譴責,不過更讓人在意的是兩位這幾年做的工作都跟故鄉屏東有關係。

要不是Metoo運動,有人在網絡上把李明璁的公司這幾年拿到的政府標案列出來,還不知道原來他跟屏東有這樣的淵源,這讓我想起今年發生的事,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辦理手續復籍,等候的時候,在櫃檯一角看到幾本設計非常顯眼的雜誌,為什麼說顯眼,因為在政府單位清一色海報紙和簡單圖案的環境下,這本名為《屏東本事》的雜誌就像把誠品書店搬過來一樣的清新脫俗。我跟朋友一人拿了一本,除了設計外,內容也不錯,那一期介紹了青年創業的麵包店,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除了大量的照片外,在書裡怎麼都找不到那家店的具體訊息。

現在終於知道原來這本《屏東本事》就是李明璁公司的大作,根據標案的訊息,李的探照文化公司兩年間從屏東縣一共拿到了超過一千一百萬的標案,加上其他的案子,他的公司從各個政府機構這幾年一共拿到了超過三千萬的標案,難怪李可以大聲的說自己不再教書。張鐵志的青鳥公司比李明璁的公司更厲害,一個牡丹社事件展覽策劃與執行委託專業服務案就接近八百萬,從2019年開始,青鳥文創公司從屏東縣政府拿走了超過4千萬的預算,將孫立人將軍的原住處一樓設立名為南國青鳥的書店,二樓作為展覽處,據說南國青鳥書店成立時有非常遠大的理想,在屏東時報的網頁上找到成立時的青鳥的負責人的一段話:

「執行長蔡瑞珊說,南國青鳥不只是一個書店,也會是一個社區文化中心,是一個知識生產的基地。在具歷史意義的孫立人行館之中,台灣研究與人文關懷將是書店的核心精神,期許能開展出南方視野,以閱讀串連起關注南方的文學、電影、音樂、藝術等創作,建立思想文化上的「南方學」,讓更多讀者認識島嶼之南。」

諷刺的是,這樣期許自己作為社區文化中心,知識生產基地的書店,在三年後宣佈停業,圈走一大筆錢,而身為青鳥重要角色的張鐵志竟然還對外宣稱青鳥孵化了許多在地的書店,實際的情況是在離青鳥書店二百公尺外營業了超過二十年的五南書店在今年初宣佈停業,屏東市本地的書店在90年代末達到巔峰後,一間間的消失,年輕時屏東市地標圓環旁的屏東大書城,林森路上的建利書局都已成往事,青鳥書局既沒有為屏東市消失的書店文化帶來新的力量,也沒有對地方文化有任何建樹,它唯一的功能就是為地方政府打造文化業績,一旦選舉結束從台北來的文化販子就拍拍屁股走人,評論者好聽的說法是快閃書店,難聽一點就是文化騙局,用無本的文化資本空手套取標案的真金白銀。

李明璁的探照文化和張鐵志的青鳥文創背後反應的是一種更深層的台灣文化結構中,北部的文化精英對南部和地方的想象,由於他們對地方的理解過於膚淺,所以這些北部的精英可以肆意的發揮他們對地方的想象,二十年前我剛上台北唸書時,一位台北精英高中畢業的女同學曾經很正經的問我,我們家有沒有瓦斯,有沒有電,在他們的想象中,與燈火通明的北部相比,屏東應該屬於黑暗的,還有一次,校園的警衛看著幫法學院校犬洗澡的我,認真的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回答屏東,警衛隨即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他接著說難怪你這麼愛狗,因為你們都要打獵呴,有沒有燈,愛不愛狗,成為日後我最愛開的玩笑。

屏東演武場原為日本時代的武德殿演武場。照片來源:WEI, WAN-CHEN(魏琬臻) ∕維基百科CC BY-SA 4.0。

從北部精英視野下的屏東,是黑暗與蠻荒,需要精英帶來火炬啟蒙,屏東市的城市再造也反映了這種傾向,早期熱鬧的街市被移除出都市規劃中,恐怖的是重新矗立在這片廢墟中的是曾經殖民符碼代表的演武場,先輩付出鮮血生命代價,換來的是以地區再造,本土文化為名的精神再殖民,演武場前的描述對殖民歷史的輕描淡寫,讓人精神錯亂,繼承了日本帝國主義時南方學口號的部分台灣文化精英,或許會說這就是屏東的歷史,他們所做的不過就是重現歷史,然而他們忘了,屏東不只是文明的邊界,在過往的歷史中,屏東同時是進步與反抗的中心,從早期林少貓的武裝抗日,到了20年代后台灣簡吉領導的農民運動,從屏東走出了許多站在那時進步運動第一線的英烈,當我們歌頌現在婦女政治地位的時候,早在近100年前,出生在屏東大埔的張玉蘭,從高雄女中輟學,義無反顧的跟隨同窗簡娥投入農民運動,到處演講揭露農民在殖民體制下的困難,成為日本警察的眼中釘,除了張玉蘭,陳崑崙,陳德興都是出身屏東後來投身農民運動以及台灣早期社會主義運動的前輩烈士,這些人的歷史難道不比演武場,南國青鳥販賣的廉價殖民異國情調更是真正屬於本土的精神?

北部文化精英或許從未聽過這些人的名字,也或許這些人的名字跟當前台灣當局的文化政策相左,然而再多華麗的設計和文化產品也掩飾不了屏東的沒落,最新的數據顯示屏東人口首次低於80萬人,昔日熱鬧的中山路旁的店家越來越少,沒有燈的屏東的未來,就如一位朋友說的入夜以後越來越暗了。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轉載自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