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評論】林建廷觀點:戰爭中的故事 — 從一個自焚的青年學生談起

自十九世紀以來至今的「美國例外主義」,不斷製造的是帝國主義的神話與戰爭機器的慘痛故事,不論是西進擴張中以天選之人自居、或是橫跨二戰與冷戰之間,對種族主義的自我否認、又或以此佔據不同於(歐洲、日本)殖民主義的民主國家範式的優越地位,一次又一次地召喚戰爭的法西斯幽靈,以土地、海洋、萬物、眾生之養分與血淚祭祀餵養,同時將這些殘暴的戰爭記憶解體、遺忘或重構。

在這些前線戰爭故事中,同樣落於太平洋的「台灣」這座島,浮現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圖像與記憶呢?究竟是相信自己終將成為(美國的帝國主義中的)那個「例外」(主義)?或是願意一起瞥見戰爭廢墟中,或以自焚或被迫進入戰火犧牲所激起的微光,不例外地集體朝向去軍事主義化的和平共生世界努力!

*作者為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

(轉載自風傳媒,圖片取自Wikipedia / Public Domain,為美國第36位總統詹森任內陷入越戰夢魘)

Read more

【台社年會】報名-2021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年會介紹:

2020 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全球危機,隨著疫苗的上市與逐步開打,似乎已經露出解除的曙光。病毒傳散固然會有平息的一天,但疫情勾連出來的既有的、新興的、惡化的社會問題,卻仍在我們身邊。

而就像疫苗雖然可以阻絕特定病毒,卻無法盡滅未知的威脅一樣;面對社會問題,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一時的解方,而是永不止息的批判意識與行動,遍地植苗,綿延生發。

新冠肺炎肆虐下的台灣,疫情控制相對穩定,各種社會活動如常程度極高。但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社會問題便容易被輕忽或擱置,甚至在全民防疫、共體時艱的主流氛圍下,被粉飾或放縱。

從最直接相關的公衛體系與醫療資源配置的結構問題,國家機器力量的無節制擴張,對於染疫者或外來他者的社會歧視,以及因旅遊消費能量大幅轉入島內,導致偏鄉與自然資源的另類浩劫;乃至於在疫情災難的啟發下,理應適時展開的產業、經濟與環保政策反思和轉型規劃,卻付諸闕如……等等,許許多多對台灣的當前與未來均非常重要的課題,都亟需被揭露、探討和批判。

如果台灣社會和政府就在「優異」防疫表現的自滿中,貌似輕盈地走出這次的疫情風暴,那麼下一次的危機來臨之際,我們就愈可能無法順利度過。正當掌權者儼然已經忘記了去年他們還口口聲聲說的「超前佈署」,人民必須立刻動手自己來!

Read more